做网站必须先买域名吗,windows10PHP 网站建设,怎么在国外网站买东西,印尼做网站的教学 中文目录 01 题目
02 思路和实操
2.1 流域提取-思路
2.2 流域提取-实操
2.2.1 获取DEM
编辑 2.2.2 水文分析-提取流域基于单出水口
2.3 河网分级-思路
2.4 河网分级-实操 2.4.1 提取河道网络
2.4.2 河网分级 编辑 2.5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思路
2.6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实…目录 01 题目
02 思路和实操
2.1 流域提取-思路
2.2 流域提取-实操
2.2.1 获取DEM
编辑 2.2.2 水文分析-提取流域基于单出水口
2.3 河网分级-思路
2.4 河网分级-实操 2.4.1 提取河道网络
2.4.2 河网分级 编辑 2.5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思路
2.6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实操
2.6.1 子流域的提取编辑
2.6.2 微子流域的处理
2.7 子流域地形特征统计-思路
2.8 子流域地形特征统计-实操 01 题目
某地区拟对X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需进行流域分区并进行流域地形特征分析。现有该区域的地形数据请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并制作专题图同时梳理上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规划出科学合理的GIS应用系统进行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
数据说明如下
terlk_l为等高线数据terlk_p为高程点数据elev为高程字段outlet为流域出水口。 上述BOX数据不清楚目前没有使用到 具体竞赛要求如下
以outlet为出水口提取出流域集水区范围。提取出流域范围内汇水面积累积量在2.0km2以上的河道并对河网进行分级。以提取的河道网络为出水口对流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对于面积10hm2的微子流域按照边长最大优先原则对其进行合并处理。以表格形式统计流域中每一个子流域的地形高度特征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平均高度。制作专题图专题图要求以地形特征为背景体现出流域河流水系和子流域分区特征并将专题图以jpg图片格式输出。基于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GIS应用系统的功能及界面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原则上不要求代码实现但地图加载、放大、缩小、漫游、全图等功能要求实现。提交文件包括专题图文件含数据文件、地图文档GIS应用系统开发工程文件及技术文档。技术文档应包括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系统设计等内容。技术文档中请尽可能以附图说明。附图请使用Word图片裁剪工具使附图内容仅为说明区域。
02 思路和实操
我们只解决以下部分 以outlet为出水口提取出流域集水区范围。提取出流域范围内汇水面积累积量在2.0km2以上的河道并对河网进行分级。以提取的河道网络为出水口对流域进行子流域划分对于面积10hm2的微子流域按照边长最大优先原则对其进行合并处理。以表格形式统计流域中每一个子流域的地形高度特征最小高度、最大高度、平均高度。 我做完整个流程我唯一觉得特别不能理解的就是第三小点子流域提取和处理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应该以河道网络作为出水口这里我甚至以为是搞错了因为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向来都是以少数的出水口或者河道网络的分叉点作为出水口而这里以河网的每一个栅格点都作为出水口有一些难以理解不知道是不是这方面知识的纰漏确实有这样处理的但是如果你不这么处理不以河道网络每一个栅格点作为出水口而是河网交接处等方式你虽然也可以得到子流域但是你无法得到微子流域这么一个处理因为你只有以河道网络N多个栅格点作为出水口才会出现非常多的子流域进而进行处理。
2.1 流域提取-思路
此处的大体上和各位想的类似 首先大家应该想到了我们仅仅只有高程线和高程点两个数据如何得到DEM想到了就比较简单毕竟原理也不是很清楚。通过创建TIN工具将高程线和高程点数据转化为TIN数据然后通过TIN转栅格工具将TIN数据转化为DEM。
接下来就是常规的水文分析进行流域集水区的提取 对得到的DEM进行填洼处理 接着依次进行流向和流量分析 接着基于outlet数据进行出水口的捕捉得到倾泻点这里我思考了一会儿还是应该做一下捕捉倾泻点处理因为它没有明确说明该出水口是基于当前DEM得到的所以这个出水口数据可能是当地水文站或者其他DEM或者哪里得到的可能会存在偏移我们进行这一步处理只会更准确不会错误因为我们只是基于当前和outlet数据和DEM得到位置最恰当的出水口。 接着使用分水岭工具(高版本可能是集水区工具)进行流域的提取。
2.2 流域提取-实操
2.2.1 获取DEM 2.2.2 水文分析-提取流域基于单出水口 提取的流域其实这就是基础以后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它就作为了一个研究区域
2.3 河网分级-思路
因为我们后续都是在前面提取的大流域下进行处理所以为了避免频繁的进行掩膜裁剪。
首先进行环境的设置确保范围
接着就是这里的汇水面积累积量在2.0KM^2如何理解我看大部分教程似乎就是直接在流量数据上进行逻辑运算。但是实际上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个人意见这是ArcGIS对于流量的定义
其实从流量数据的数据类型也可以发现如果每一个栅格值直接就是表示汇水面积累积量对于这里也有一些疑惑我的理解是一个栅格流向下一个栅格那么下一个栅格接收上一个栅格的累积量就是栅格的面积(基于像素大小可以得到)不知道汇水面积累积量的理解是否如此那么面积不应该刚好是整数才对你可以发现累积量刚好都是整数按照ArcGIS的原理那么应该是每一个像元的初始累积量都是单位1然后如此累计计算。
而且就算流量数据的栅格值表示的就是汇水面积累积量那么也应该是 value 2000,000而不是2000这是km^2不是km啊。
然后我们基于像素大小75meter*75meter可以得到实际上应该是
value (2000000 / (75 * 75)). value 365约等于
后续我是这么做的个人意见。
我们这里进行流量的阈值取定时应该这么干
Setnull(流量数据 365, 流量数据)
(我多用栅格计算器大家也可以使用条件函数之类的工具)他表示如果满足条件 流量数据 365那么将其赋值为NoData否则赋值为原值即不处理.
那么为什么不是
Setnull(流量数据 365, 1)
这就提到了我最前面说的子流域提取这里最坑。它要求是以提取的河道网络作为出水口但是如果你的河道网络已经做了原始值的改动那么最后你的流域的唯一值就只有少数几个虽然范围形状什么的都一致那么你无法完成对于面积小于10hm^2的微子流域的处理。
当然你这里就算全部为1其实不影响你当前河网分级的任何操作。
2.4 河网分级-实操 因为我们后续都是在前面提取的大流域下进行处理所以为了避免频繁的进行掩膜裁剪这里我们设置一下环境 2.4.1 提取河道网络
使用栅格计算器 SetNull(acc.tif365,acc.tif) 2.4.2 河网分级
再转一下矢量吧后面出图会更好调整一些也更好看虽然我不做
注意一般对于河网矢量化我们是不用栅格转线或者栅格转要素这类一般工具而是使用栅格河网矢量化工具它与前面的区别就是在于它利用了流向数据更好的解决了在转化为矢量的时候出现细部碎屑你可以自己试试看看区别就很清楚了除此之外没有区别就是栅格转矢量 2.5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思路
这一部分终究还是来了最阿叉了。
2.6 子流域提取和处理-实操
2.6.1 子流域的提取
2.6.2 微子流域的处理 [Count]*75 * 75 实际上上面这里我还是存在一定的保留意见我认为不是每一个像元都是75*75因为这是投影坐标系即便是地理坐标系也未必所以存在变形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这样计算的面积可能是存在偏差了所以我的意见是可以先将提取的子流域转矢量我没试过要素太多可能会比较卡然后再在属性表中计算几何得到面积会更准确我个人觉得。
将刚刚提取的像素转化为矢量文件
接着它要求按照边长最大优先原则对其进行合并处理实际上就是保留边长最大的那个要素其他要素都融合进该要素中即该要素字段信息保留
搞错了记住ID21
合并
结果
2.7 子流域地形特征统计-思路
这个其实也算简单如果你可以想到的话。我一般看到这个就是想到了分区统计因为它需要计算各个区域的一些统计值另外这里不需要可视化仅仅是以表格形式进行统计所以工具就十分明确了以表格显示分区统计。
2.8 子流域地形特征统计-实操 但是这里存在一些问题似乎无法解决就是子流域应该是同一地理位置或者说都聚在一块儿我是这么理解流域的不知道流域是否可以在这儿一块那儿一块分开那么这里计算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