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网站建设方案,建设教育网站费用,跨越物流公司官网,如何得知网站有没有做推广参考:RT-Thread API参考手册: 线程管理
线程的分类:动态线程,静态线程
动态线程是系统自动从动态内存堆上分配栈空间的线程句柄(程序运行时再分配空间),静态线程是由用户分配栈空间与线程句柄(可以说是程序编译时已经分配好空间) 1.创建线程
创建一个动态线程
rt_thread_t …参考:RT-Thread API参考手册: 线程管理
线程的分类:动态线程,静态线程
动态线程是系统自动从动态内存堆上分配栈空间的线程句柄(程序运行时再分配空间),静态线程是由用户分配栈空间与线程句柄(可以说是程序编译时已经分配好空间) 1.创建线程
创建一个动态线程
rt_thread_t rt_thread_create(const char* name,void (*entry)(void* parameter),void* parameter,rt_uint32_t stack_size,rt_uint8_t priority,rt_uint32_t tick);调用这个函数时系统会从动态堆内存中分配一个线程句柄以及按照参数中指定的栈大小从动态堆内存中分配相应的空间。分配出来的栈空间是按照 rtconfig.h 中配置的 RT_ALIGN_SIZE 方式对齐。线程创建 rt_thread_create() 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name线程的名称线程名称的最大长度由 rtconfig.h 中的宏 RT_NAME_MAX 指定多余部分会被自动截掉entry线程入口函数parameter线程入口函数参数stack_size线程栈大小单位是字节priority线程的优先级。优先级范围根据系统配置情况rtconfig.h 中的 RT_THREAD_PRIORITY_MAX 宏定义如果支持的是 256 级优先级那么范围是从 0~255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0 代表最高优先级tick线程的时间片大小。时间片tick的单位是操作系统的时钟节拍。当系统中存在相同优先级线程时这个参数指定线程一次调度能够运行的最大时间长度。这个时间片运行结束时调度器自动选择下一个就绪态的同优先级线程进行运行返回——thread线程创建成功返回线程句柄RT_NULL线程创建失败
创建一个静态线程
rt_err_t rt_thread_init(struct rt_thread* thread,const char* name,void (*entry)(void* parameter), void* parameter,void* stack_start, rt_uint32_t stack_size,rt_uint8_t priority, rt_uint32_t tick);静态线程的线程句柄或者说线程控制块指针、线程栈由用户提供。静态线程是指线程控制块、线程运行栈一般都设置为全局变量在编译时就被确定、被分配处理内核不负责动态分配内存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提供的栈首地址需做系统对齐例如 ARM 上需要做 4 字节对齐。线程初始化接口 rt_thread_init() 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thread线程句柄。线程句柄由用户提供出来并指向对应的线程控制块内存地址name线程的名称线程名称的最大长度由 rtconfig.h 中定义的 RT_NAME_MAX 宏指定多余部分会被自动截掉entry线程入口函数parameter线程入口函数参数stack_start线程栈起始地址stack_size线程栈大小单位是字节。在大多数系统中需要做栈空间地址对齐例如 ARM 体系结构中需要向 4 字节地址对齐priority线程的优先级。优先级范围根据系统配置情况rtconfig.h 中的 RT_THREAD_PRIORITY_MAX 宏定义如果支持的是 256 级优先级那么范围是从 0 255数值越小优先级越高0 代表最高优先级tick线程的时间片大小。时间片tick的单位是操作系统的时钟节拍。当系统中存在相同优先级线程时这个参数指定线程一次调度能够运行的最大时间长度。这个时间片运行结束时调度器自动选择下一个就绪态的同优先级线程进行运行返回——RT_EOK线程创建成功-RT_ERROR线程创建失败
2.启动线程
创建初始化的线程状态处于初始状态并未进入就绪线程的调度队列我们可以在线程初始化 / 创建成功后调用下面的函数接口让该线程进入就绪态
rt_err_t rt_thread_startup(rt_thread_t thread);
当调用这个函数时将把线程的状态更改为就绪状态并放到相应优先级队列中等待调度。如果新启动的线程优先级比当前线程优先级高将立刻切换到这个线程。线程启动接口 rt_thread_startup() 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thread线程句柄返回——RT_EOK线程启动成功-RT_ERROR线程启动失败
3.线程睡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有时需要让运行的当前线程延迟一段时间在指定的时间到达后重新运行这就叫做 “线程睡眠”。线程睡眠可使用以下三个函数接口
rt_err_t rt_thread_sleep(rt_tick_t tick);
rt_err_t rt_thread_delay(rt_tick_t tick);
rt_err_t rt_thread_mdelay(rt_int32_t ms);这三个函数接口的作用相同调用它们可以使当前线程挂起一段指定的时间当这个时间过后线程会被唤醒并再次进入就绪状态。这个函数接受一个参数该参数指定了线程的休眠时间。线程睡眠接口 rt_thread_sleep/delay/mdelay() 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tick/ms线程睡眠的时间 sleep/delay 的传入参数 tick 以 1 个 OS Tick 为单位 mdelay 的传入参数 ms 以 1ms 为单位返回——RT_EOK操作成功
4.线程的删除(对于动态线程)
对于一些使用 rt_thread_create() 创建出来的线程当不需要使用或者运行出错时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函数接口来从系统中把线程完全删除掉
rt_err_t rt_thread_delete(rt_thread_t thread);调用该函数后线程对象将会被移出线程队列并且从内核对象管理器中删除线程占用的堆栈空间也会被释放收回的空间将重新用于其他的内存分配。实际上用 rt_thread_delete() 函数删除线程接口仅仅是把相应的线程状态更改为 RT_THREAD_CLOSE 状态然后放入到 rt_thread_defunct 队列中而真正的删除动作释放线程控制块和释放线程栈需要到下一次执行空闲线程时由空闲线程完成最后的线程删除动作。线程删除 rt_thread_delete() 接口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thread要删除的线程句柄返回——RT_EOK删除线程成功-RT_ERROR删除线程失败
注rt_thread_create() 和 rt_thread_delete() 函数仅在使能了系统动态堆时才有效即 RT_USING_HEAP 宏定义已经定义了。
5.线程的脱离(对于静态线程)
对于用 rt_thread_init() 初始化的线程使用 rt_thread_detach() 将使线程对象在线程队列和内核对象管理器中被脱离。线程脱离函数如下
rt_err_t rt_thread_detach (rt_thread_t thread);线程脱离接口 rt_thread_detach() 的参数和返回值见下表
参数描述thread线程句柄它应该是由 rt_thread_init 进行初始化的线程句柄。返回——RT_EOK线程脱离成功-RT_ERROR线程脱离失败
这个函数接口是和 rt_thread_delete() 函数相对应的rt_thread_delete() 函数操作的对象是 rt_thread_create() 创建的句柄 而 rt_thread_detach() 函数操作的对象是使用 rt_thread_init() 函数初始化的线程控制块。 同样线程本身不应调用这个接口脱离线程本身。
编程实例
/*线程测试*/
//静态线程
struct rt_thread Static_Task; //任务句柄
#define HeadBufSize 512 //栈空间
ALIGN(RT_ALIGN_SIZE)
uint8_t HeadBuf[HeadBufSize]{0};//任务栈空间
//动态线程
rt_thread_t tid RT_NULL;//静态线程
void Thread_Entry1(void *parameter)
{static int Cnt1 0;rt_err_t Err;while(1){ rt_kprintf(task1 cnt %d\n,Cnt1);if(Cnt12){rt_enter_critical(); //进入临界区 注意:删除任务要进入临界区,否则有可能删除不了//Err rt_thread_control(Static_Task,RT_THREAD_CTRL_CLOSE,RT_NULL);Err rt_thread_detach(Static_Task); //静态线程 脱离if(ErrRT_EOK){rt_kprintf(task1 exit\n);}rt_exit_critical();//退出临界区}}
}
//动态线程
void Thread_Entry2(void *parameter)
{static int Cnt2 0;rt_err_t Err;while(1){rt_kprintf(task2 cnt %d\n,Cnt2);if(Cnt22){rt_enter_critical(); //进入临界区 注意:删除任务要进入临界区,否则有可能删除不了Err rt_thread_delete (tid); //静态线程 脱离if(ErrRT_EOK){rt_kprintf(task2 exit\n);}rt_exit_critical(); //退出临界区} }}int ThreadTestInit(void)
{rt_err_t Err 0;__HAL_UART_ENABLE_IT(huart1,UART_IT_IDLE);__HAL_UART_ENABLE_IT(huart1,UART_IT_RXNE);__HAL_UART_ENABLE_IT(huart2,UART_IT_IDLE);__HAL_UART_ENABLE_IT(huart2,UART_IT_RXNE); //创建静态线程Err rt_thread_init(Static_Task,Task1,Thread_Entry1,RT_NULL,HeadBuf[0],sizeof(HeadBuf),10,5);if(ErrRT_EOK)rt_thread_startup(Static_Task);//启动任务 //创建动态线程tid rt_thread_create(Task2,Thread_Entry2,RT_NULL,512,10,5 );if(tid!RT_NULL)rt_thread_startup(tid); //启动任务return 0;
}
INIT_APP_EXPORT(ThreadTestInit); //自动初始化输出结果 \ | / - RT - Thread Operating System / | \ 3.1.5 build Mar 4 2023 2006 - 2020 Copyright by rt-thread team task1 cnt 0 task1 cnt 1 task1 exit task2 cnt 0 task2 cnt 1 task2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