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网站建设官网上海百度推广排名优化
不知不觉已经写到了第4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其实项目管理也是如此,成功都在细节之处。自从博士离开以后,项目逐步开始进入了正常轨道。来来回回的30多人,也不能一一列举的记流水账。
目录
会海和MSN
小娇往事
系统功能
框架目录结构
未完待续。。。
会海和MSN
先说一下“会海”,他在项目前期做了不少贡献,也制造了不少的故事。那是个微信还没有诞生的年代,平时联系主要靠手机、短信、QQ、MSN这样的工具,估计00后的人不知道MSN是何物,在当年,也是当红的炸子鸡工具。尤其是在使用微软平台的程序员之间,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象征,曾经有一首流行歌曲《斯琴高丽的伤心》,歌词是这样的:
上 了 Q Q 想 交 朋 友
发 现 都 是 情 人
听 说 好 的 人 们 经 常 用 的 是 M S N
可见当年MSN也是好人的象征。
“会海”的msn是最活跃的,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能看到他在MSN上奋力的敲击键盘,随后各个项目组成员的屏幕上,就会忽闪忽闪的。可惜他离开以后就很少联系了,到现在,人是否还在上海也不知道了。留下的就是他的代码,在第一篇里已经贴过一些代码。
项目组里,经常有“会海”这种类型的人。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少能完全同意别人的想法。至今依然记得,会海在一次奖金分配之前,特意走的很晚,等只有我跟他两个人的时候,看似随意的聊起白天我批评过的一个项目组成员“小光”。他说“小光”的态度是有问题的,这种人平时不努力,到奖金分配的时候要进行考核。
我默默的听他说,毕竟他工作的确很认真,至少在表面上,很少跟我怼,跟其他成员也很和谐。
最后,会海似乎是无意中想起来似的,问我对他的工作有什么改进的意见?很能理解他为什么会这么问,我也很直接,告诉他,马上考核了,让他继续努力,我心里有数。
那次,的确也给了他最高的金额,毕竟,造轮子这件事,他做的不错,也是让项目组逐步走向可以展示的阶段,再也不用靠我的嘴和PPT去忽悠“松工”。
女员工的利弊
“会海”大概呆了有三个月,期间一起经历了“小娇”的入职和离职。
除了工作,“会海”属于那种很斯文,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讨女生喜欢的程序员。平时着装、谈吐都得体,他的简历不太记得了,好像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跟我一样,“会海”也是从外地来到上海的,所以奋斗的样子,也是属于女生喜欢的类型。
“小娇”和“会海”的故事,至今仍然是个谜,不过在当时,由于我不怎么关注别人的隐私,曾经有团队成员找领导反映,我不关心项目组成员。他们说的也对,我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冷漠,似乎只关注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这些并不妨碍我在项目忙碌之余,对别人的观察。
“小娇”入职以后,一开始项目组的气氛挺好的,毕竟都是一个和尚项目组,忽然来了一个妙龄少女,多少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没有过几天,我就感到有些异常,是从中午吃饭开始出现的。
“松工”是个很好的人,为了让项目组能够安心工作,他特意跟楼下的食堂打招呼,让我们集体就餐,可以减少到处去觅食的时间。
本来是为了节省时间,但自从“小娇”来了以后,午餐的时间就越来越长了。但是这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毕竟细嚼慢咽对身体更好。
但问题还是出现了,随着午饭时间的越来越长,项目组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在工作时间出现了一些莫名的争吵。本来就缺乏八卦的我,搞得有点儿懵。
曾经问过几个组员,但大家都没有直接了当的说什么。问到“会海”的时候,他神秘的笑了笑,然后说可能与“小娇”有点关系。本来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磨合好了,应该就好了。没想到在春节来临之前,出了一件事,有人越级上报给老板,说团队的工作效率极低,有人利用工作时间泡妞。
等我知道的时候,感觉很震惊!当时的团队里,基本都是单身狗,包括我在内。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会盯上“小娇”,也没有想到我竟然没有发觉,MSN大概功不可没,可见这一点上,我的确不够关心员工。
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就要想办法解决。这一年的春节前夕,我做了迄今为止,感觉最为后悔的决定。
系统功能
但在同时,项目仍在一直推进,系统框架已经基本搭了起来,主要的系统划分也已经确定并在开发中了;
营运:
初始化信息 路务管理 配车管理 时刻表管理 司售派班执勤管理 调度签路单 非营运油管理 特约车管理 司售卡公卡管理 报表统计
票务:
初始化信息 无人售票凭证管理 票库管理 票箱管理 结帐对帐 票务室奖金核算 报表统计
机务:
初始化信息 报修管理 小修管理 保养管理 库存物资管理 总成件管理 轮胎管理 肇事估价 报表统计
车队:
初始化信息 参数设置 编排计划 乘客满意度管理 事故赔偿管理 驾证管理 星级管理报表统计
汽修:
初始化信息 油库管理 乘客满意度管理 事故赔偿管理 驾证管理 星级管理 报表统计
奖金核算:
初始化信息 静态参数设置 动态奖金设置 个人奖金核算 报表统计
框架目录结构
为了项目能够同时推进,在造轮子的阶段,每个系统都规划了上图的那种框架目录,便于进行sourcesafe的管理,也便于进行复制和粘贴。这种开发模式沿用了很久,在多人开发的项目里是比较适合的。
但按照现在微服务的概念看,有很多重复劳动和代码同步问题,甚至当时也没有引入消息队列这样的理念,整个系统的耦合度实在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