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词频云图的网站,gzip网站优化,网站开发的项目内容,最新网站域名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定义
1.3.1特定对象
1.3.2专业术语
1.4 参考资料
二、总体设计
2.1 需求规定
2.1.1信息要求
2.1.2功能要求
2.2 运行环境
2.3 基本概要设计和处理流程
2.4 体系结构设计
2.5 模…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目录
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1.2 背景
1.3 定义
1.3.1特定对象
1.3.2专业术语
1.4 参考资料
二、总体设计
2.1 需求规定
2.1.1信息要求
2.1.2功能要求
2.2 运行环境
2.3 基本概要设计和处理流程
2.4 体系结构设计
2.5 模块设计
2.5.1读者管理子系统
2.5.2图书管理员管理子系统
2.6 人工处理过程
2.7 本阶段尚未解决的问题
三、接口设计
3.1 用户接口
3.2 外部接口
3.2.1硬件接口
3.2.2软件接口
3.3 内部接口
3.3.1内部模块间的关系
3.3.2接口数据描述
编辑四、运行设计
4.1 运行模块组合
4.2 运行控制
4.3 运行时间
五、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5.2数据表设计
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六、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 出错信息
6.2 补救措施
6.3 系统维护设计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旨在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进行概要的功能说明以指导开发人员创建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来替代传统的手工卡片管理方式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系统应能够满足管理员和读者的需求实现图书和读者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通过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确保用户需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得到充分考虑和实现使最终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期望和要求。
1.2 背景
1项目名称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2项目任务提出者图书馆馆长。
3项目开发者软件工程系学生。
4用户读者包括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图书管理员。
1.3 定义
1.3.1特定对象
1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具有管理图书馆图书借阅及归还信息和查询更新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
2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和读者信息维护、借书证办理、图书管理等工作的人员。
3读者图书馆的借书人包括学生、教职工等。
1.3.2专业术语
1SQL Server系统服务器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2SQL一种用于访问及查询数据库的语言。
3E-R图 (Entire and Relation)为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4数据流图简称DFD就是采用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及用于表示软件模型的一种图示方法。
5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元数据的目录。主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结构进行修改时其内容可以由DBMS自动更新的数据字典。被动数据字典是指修改时必须手工更新其内容的数据字典。
1.4 参考资料
1国家GB标准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报告模板。
2国家GB标准的界面设计模板。
3国家GB标准的数据库设计报告模板。
4国家GB标准的模块设计报告模板。
5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二、总体设计
2.1 需求规定
2.1.1信息要求
1图书基本信息作者图书名ISBN价格分类号存放位置等。
2分类信息类别号类别名。
3读者信息姓名账号密码班级学号借书证号是否有不良记录逾期归还等。
4管理员信息姓名管理员工号账号密码等。
5借阅记录表借阅流水图书编号归还日期借阅日期学生学号等。
2.1.2功能要求
1读者借书还书查询图书信息等功能。
2图书管理员新增图书删减图书更新或新增、删除读者信息查阅图书和学生信息等功能。
3图书管理员查询读者是否逾期归还的功能。
2.2 运行环境
1网络配置初期3-5台计算机局域网环境后期会扩展到internet环境。
2操作系统支持Windows、Linux。
3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等。
2.3 基本概要设计和处理流程
1复审整个系统的数据流图
复审后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数据流图如下 图1 复审后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0层数据流图
描述如图1所示相比于复审前将存储文件“读者信息数据库”修改为“读者信息”将“图书信息数据库”修改为“图书信息”并且还新增了“图书管理员信息”便于后续图书管理员的用户验证操作。 图2 复审后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加工2子图
描述如图2所示相较于复审前添加了2.1登陆验证这个加工。另外也增加了一个存储文件即图书管理员信息并对原来的文件名进行修改同时也精化了部分流程。
2对部分数据流图精化如下 图3 读者管理功能的精化数据流图 图4 图书管理员管理功能的精化数据流图
2.4 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复审的数据流图得出软件的逻辑结构。利用综合型数据流图的分析方法得到的软件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5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图
2.5 模块设计
2.5.1读者管理子系统
1获取借书请求包含模块
获取借书请求模块读者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借书证号等向上层系统发出借书请求。
2检查借书证号包含模块
检查借书证号模块从上层获取到读者发出的借书请求后开始检查读者的借书证号与身份信息是否匹配向上层系统反馈有效借书证号。
3获取有效借书证号包含模块
获取有效借书证号模块获取下层的有效借书证号之后将有效借书证号反馈给上层。
4检查所借图书库存包含模块
检查所借图书库存模块从上层接收到有效借书证号后检查此时读者所借图书的库存再将库存情况返回给上层。
5输出库存情况包含模块
输出库存情况模块从上层获取库存情况后输出给下层的模块。
6是否允许借书包含模块
是否允许借书模块从上层获取库存情况后检查此时是否满足借书条件然后将借书结果返回给上层。
7输出借书结果包含模块
输出借书结果模块接收上层的借书结果后输出。
8还书管理包含模块
还书管理模块获取上层的还书请求然后进行还书处理。
9查询管理包含模块
查询管理模块接收上层的查询请求进行查询处理。
2.5.2图书管理员管理子系统
1登陆验证包含模块
登陆验证模块图书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然后进行登陆验证操作之后反馈给上层登陆验证的结果。
2分类请求包含模块
分类请求模块获取登陆成功的信息后接收用户输入的请求进行分类以便于选择合适的下层模块处理。主要分为三类增、删图书请求撤销、办理借书证请求和修改信息请求。
3增、删图书包含模块
增、删图书模块获取上层的购进书单、旧书单然后进行增、删图书事务的处理。
4撤销、办理借书证包含模块
撤销、办理借书证模块接收上层的新生名单、毕业生名单进行撤销、办理借书证的操作并将借书证发送给下层。
5日常维护包含模块
日常维护模块获取上层的修改信息请求后完成修改信息的操作并将修改信息结果发送给下层。
6查询管理包含模块
查询管理模块图书管理员查询图书或读者的相关信息。
2.6 人工处理过程
1图书登记和清理、读者信息维护等操作由图书管理员人工输入系统进行自动处理和存储。
2读者登陆验证信息和图书管理员登陆验证信息需要人工输入系统自动进行登陆验证操作。
2.7 本阶段尚未解决的问题
1系统性能优化策略。
2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案。
三、接口设计
3.1 用户接口
系统采用图形用户界面GUI主要包括以下界面
登录界面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主界面显示系统主要功能菜单。
图书管理界面进行图书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读者管理界面进行读者信息的登记和维护操作。
借还书界面进行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操作。
查询界面提供图书和借阅信息的查询功能。
3.2 外部接口
3.2.1硬件接口
1系统运行服务器要求运行内存大于1G存储空间大于2G。
2用户电脑内存要求512M以上磁盘空间要求40G以上硬盘空间要求1.5G以上。
3.2.2软件接口
1数据库接口系统与SQL Server数据库交互进行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2网络接口支持局域网和Internet环境下的访问。
3.3 内部接口
3.3.1内部模块间的关系
图书馆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由多个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和功能调用。主要模块包括登陆验证模块、借书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还书管理模块和查询管理模块。它们的内部调用关系和依赖关系如下
1登陆验证模块负责用户的注册、登录和权限管理其他模块需通过此模块验证用户身份和权限。
依赖关系所有模块都依赖用户管理模块进行权限验证。
2借书管理模块负责图书借阅操作记录借阅历史。
依赖关系依赖登陆验证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依赖维护管理模块获取图书信息。
调用关系调用维护管理模块的接口更新图书状态。
3维护管理模块负责图书信息的增删改查操作为借书、还书管理模块和查询管理模块提供图书数据。
依赖关系借书、还书管理模块依赖维护管理模块获取和更新图书信息。
关联关系查询管理模块关联维护管理模块进行图书信息查询。
4还书管理模块负责图书归还操作记录借阅历史。
依赖关系依赖依赖登陆验证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
调用关系调用维护管理模块的接口更新图书状态。
5查询管理模块提供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和借阅历史的查询功能。
依赖关系依赖登陆验证模块进行用户身份验证依赖维护管理模块、借书管理模块和还书管理模块获取所需数据。
内部模块之间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图6 内部主要模块之间的联系
3.3.2接口数据描述
模块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定义明确的接口来实现每个接口的描述如下图所示 四、运行设计
4.1 运行模块组合
1用户界面模块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
包含的主要界面有登录界面、主界面、图书管理界面、读者管理界面、借还书界面和查询界面用户通过用户界面模块进行登录、浏览、查询、借还书等操作。
2业务逻辑模块处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根据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如验证用户身份、借书还书处理、更新图书信息等。该模块通过调用数据访问模块获取和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
3数据访问模块负责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提供数据的读取、写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接口确保业务逻辑模块能够正确地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4.2 运行控制
1系统启动与初始化系统启动时首先初始化各模块包括用户界面模块、业务逻辑模块和数据访问模块。初始化完成后系统尝试连接数据库确保数据库连接成功。如果连接失败系统会记录错误日志并提示管理员进行检查。
2用户登录用户启动应用程序后首先进入登录界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如管理员或普通读者显示相应的主界面。
3功能选择与操作用户登录成功后进入系统主界面用户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块如图书管理、读者管理、借还书、查询等。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功能模块加载对应的界面和数据。
4数据处理与反馈用户在各功能模块中进行操作如添加图书、借还书等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调用业务逻辑模块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系统调用数据访问模块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如更新图书信息、记录借阅历史等。数据处理完成后系统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用户提示操作成功或失败的信息。
5错误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如数据库连接错误、数据处理错误等系统会记录详细的错误日志。系统提示用户发生错误的信息并根据错误类型提供相应的解决建议如重新尝试、联系管理员等。对于严重错误系统可能会自动重启相应的模块或服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6系统退出用户完成所有操作后可以选择退出系统。系统在用户退出时保存所有未完成的数据处理确保数据完整性。退出后系统释放所有占用的资源并断开与数据库的连接。
4.3 运行时间
1响应时间系统需快速响应用户操作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流畅的体验。借书和还书操作的响应时间应控制在2秒以内以保证用户在借还书时不会感到延迟。
2更新处理时间系统的更新处理时间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所处理的数据量。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系统应在5秒内完成图书信息、读者信息等数据的更新操作。对于批量数据处理如批量图书入库或批量读者信息更新系统应尽量在10秒内完成以提高处理效率。
3数据转换和传送时间系统在进行数据转换和传送时需要考虑数据量和网络带宽等因素。一般情况下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应控制在10秒以内确保系统在不同模块间的数据交互能够及时完成。
五、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1概念模型 图7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
2逻辑模型 图8 数据库的逻辑模型
3物理模型 图9 数据库的物理模型
5.2数据表设计
1图书信息表books
字段类型描述
title VARCHAR(50) 书名
author VARCHAR(30) 作者
isbn VARCHAR(30) ISBN编号
quantity int 数量
price FLOAT(2) 价格
position VARCHAR(50) 存放位置
2读者表readers
字段类型描述
username VARCHAR(30) 用户名
password VARCHAR(30) 密码
readerId INT 读者ID 学号/工号
cardId VARCHAR(30) 借书证号
phone NUMBER(11) 联系电话
3借阅记录表borrows
字段类型描述
cardId VARCHAR(30) 借书证号
isbn VARCHAR(30) ISBN编号
borrowDate DATE 借书日期
dueDate DATE 还书日期
4图书管理员信息表managers
username VARCHAR(30) 用户名
password VARCHAR(30) 密码
workId VARCHAR(30) 工号
phone NUMBER(11) 联系电话
5.3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1用户界面模块与数据结构的关系用户界面模块通过调用业务逻辑层的接口来获取和展示数据。用户输入的数据通过界面模块传递到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再通过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交互。例如用户在图书查询界面输入查询条件后界面模块将查询条件传递给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调用数据访问层查询数据库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界面模块进行展示。
2业务逻辑模块与数据结构的关系业务逻辑模块是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所有的业务逻辑。业务逻辑模块通过数据访问层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实现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在借书操作中业务逻辑模块会检查图书的可借状态、更新图书库存、记录借阅信息等这些操作都需要通过数据访问层来完成对数据库的相应操作。
3数据访问模块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数据访问模块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是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数据访问模块提供一组接口用于业务逻辑模块调用从而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数据访问模块会实现对图书信息表、读者表、借阅记录表等数据表的增删改查操作。
4数据库与数据结构的关系数据库中存储了系统运行所需的所有数据包括图书信息、读者信息、借阅记录等。数据库设计中的表结构直接反映了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各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外键进行关联。比如借阅记录表中的 cardId 字段和读者表中的 cardId 字段相关联以确保每条借阅记录都有对应的读者信息。
六、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 出错信息
为了确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错误系统将实现全面的错误处理机制。以下是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错误类型及其描述
1用户身份验证错误
错误代码E1001。
错误描述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
可能原因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或密码。
用户提示用户名或密码不正确请重试。
2权限不足错误
错误代码E1002。
错误描述用户权限不足。
可能原因用户尝试执行其权限范围之外的操作。
用户提示您没有执行此操作的权限。
3图书信息错误
错误代码E2001。
错误描述图书信息不存在。
可能原因用户输入了错误的图书ID或系统中没有该图书的信息。
用户提示未找到图书信息请检查输入的图书ID。
4借阅操作错误
错误代码E3001。
错误描述图书不可借阅。
可能原因图书已被借出或数量不足。
用户提示该图书当前不可借阅请稍后再试。
5归还操作错误
错误代码E3002。
错误描述借阅记录不存在。
可能原因用户尝试归还未借出的图书或输入了错误的图书ID。
用户提示未找到相关借阅记录请检查输入的图书ID。
6数据库连接错误
错误代码E4001。
错误描述无法连接到数据库。
可能原因数据库服务器宕机或网络问题。
用户提示系统暂时不可用请稍后再试。
7系统内部错误
错误代码E5001。
错误描述系统内部发生错误。
可能原因程序异常或逻辑错误。
用户提示系统发生内部错误请联系管理员。
6.2 补救措施
为了确保系统在出现错误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运行以下是针对不同错误类型的补救措施
1用户身份验证错误提示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多次失败后锁定账户并通知管理员。
2权限不足错误提示用户联系管理员获取相应权限并记录非法操作尝试日志。
3图书信息错误提示用户检查图书ID是否正确如果错误多次出现通知管理员检查图书数据库。
4借阅操作错误提示用户图书当前不可借阅并建议选择其他图书或稍后再试。
5归还操作错误提示用户检查图书ID如果错误多次出现通知管理员检查借阅记录。
6数据库连接错误系统自动尝试重新连接数据库如果问题持续存在通知系统管理员进行检查和维护。
7系统内部错误记录错误详细信息到日志文件中提示用户联系管理员并尽快修复程序错误。
6.3 系统维护设计
为了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制定了以下维护设计方案
1定期备份数据库进行每日自动备份确保数据在系统故障时能够恢复。将备份文件存储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以防止单点故障。
2日志记录系统运行时详细记录所有操作日志和错误日志并定期检查日志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3安全更新系统定期进行安全更新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补丁和防护措施定期审计系统安全性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漏。
4性能监控实时监控系统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CPU和内存使用率等在性能下降时及时进行优化和扩容。
5用户反馈提供用户反馈机制收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根据用户反馈定期更新和改进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