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成功案例方案,wordpress项目展示设置,登录注册页面模板,上海搭建商软件测试的发展
1960年代是调试时期#xff08;测试即调试#xff09;
1960年 - 1978年 论证时期#xff08;软件测试是验证软件是正确的#xff09;和 1979年 - 1982年 破坏性测试时期#xff08;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xff09;
1983年起#xff0c;软件测…软件测试的发展
1960年代是调试时期测试即调试
1960年 - 1978年 论证时期软件测试是验证软件是正确的和 1979年 - 1982年 破坏性测试时期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1983年起软件测试已有了行业标准(IEEE829)它需要运用专门的方法和手段需要专门人才和专家来承担。
1990年起软件迅速发展测试行业也更着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引入专业测试工具
什么是软件测试
在规定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从而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的一个过程.
软件测试的目的
是想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与缺陷通过修正各种错误和缺陷提高软件质量回避软件发布后由于潜在的软件缺陷和错误造成的隐患以及带来的商业风险。
**注意:**不要和软件测试的定义混淆
软件测试的定义
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摸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测试模型 1. 概述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一样,都遵循软件工程原理,遵循管理学原理,所以理解好软件的开发模型会便于理解测试模型.
软件测试的一般流程: 我们发现一般的软件测试流程和软件开发的流程一样,但是这样的流程测试介入的较晚,对于前期重大的bug很难修复.所以测试的流程进行总结,总结出以下几个常用的测试模型:
V模型W(双V)模型H模型
1.1 V模型 1.1.1 介绍
V模型和瀑布模型有一些共同的特性V模型中的过程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 过程和测试行为。
单元测试是模块测试验证软件的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是白盒测试
集成测试是模块间的测试测试接口软件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是灰盒测试白盒和黑盒结合)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包括冒烟测试 系统测试 回归测试
冒烟测试主干流程测试确认软件的基本功能正常可以进行后续的测试工作系统测试是检测系统的功能、质量、性能能否满足系统的要求包括功能、性能、界面、可靠性、兼容性等等是黑盒测试回归测试修改了旧代码之后重新进行测试确认修改后的代码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新的错误
验收测试是确保软件的实现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或合同的要求
1.1.2 优缺点
优点:
每一个阶段都清晰明了、便于控制开发的每一个过程既包含单元测试又饱含系统测试
缺点:
测试介入的较晚,对于前期的一些缺陷无从发现和修改测试和开发串行
1.2. W模型 1.2.1 介绍
V模型的局限性在于没有明确地说明早期的测试,无法体现“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的原则。在V模型中增加软件各开发阶段应同步进行的测试演化为W 模型如下图。在模型中不难看出开发是“V”测试是与此并行的“V”。 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1.2.2 优缺点
优点
测试伴随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例如,在需求分析结束后就可以进行需求分析测试、测试于开发是并行独立进行
缺点
对需求和测试技术要求高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1.3. H模型 1.3.1 简介 H模型中, 软件测试过程活动完全独立,贯穿于整个产品的周期,与其他流程并发地进行,某个测试点准备就绪时,就可以从测试准备阶段进行到测试执行阶段。软件测试可以尽早的进行,并且可以根据被测物的不同而分层次进行。
1.3.2 优缺点
优点: 开发的H模型揭示了软件测试除测试执行外还有很多工作 软件测试完全独立贯穿整个生命周期且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 软件测试活动可以尽早准备、尽早执行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缺点: 管理型要求高由于模型很灵活必须要定义清晰的规则和管理制度否则测试过程将非常难以管理和控制 技能要求高H模型要求能够很好的定义每个迭代的规模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测试就绪点分析困难测试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测试准备到什么时候是合适的就绪点在哪里就绪点的标准是什么这就对后续的测试执行的启动带来很大困难
2. 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应灵活的运用各种模型的优点.
V模型: 强调了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中需要经历的若干个测试级别并与每一个开发级别对应忽略了测试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包括程序没有明确指出对需求、设计的测试
W模型: 补充了V模型中忽略的内容强调了测试计划等工作的先行和对系统需求和系统设计的测试与V模型相同没有对软件测试的流程进行说明
H模型: 强调测试是独立的只要测试准备完成就可以执行测试